各二级院(部):
近日,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《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首届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创意作品展的通知》(见附件1),现转发给你们,并就高职院校学生创意作品展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主办单位
江苏省教育厅
二、承办单位
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
三、学术指导
江苏省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,南京艺术学院
四、活动原则
1. 坚持立德树人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以明德引领风尚,以美育浸润心灵,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。
2. 坚持守正创新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工艺,弘扬匠人精神。在挖掘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的基础上,推动特色创新发展,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技术研发,实现传统艺术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,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。
3. 坚持艺工融合。推动艺术成果服务于美好生活需求和工业制造进步,从设计到制作,从应用到推广,作品兼具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,全面提升对艺术对生活生产的审美能力。通过展览与市场对接,实现成果转化,彰显市场价值。
五、作品征集办法
1. 征稿对象:省内全日制高职院校在校学生(含2025届毕业生)。参与形式可为个人或团队,团队成员须为同一所学校学生。
2. 作品类型:包括但不限于手工艺类(如印染、织锦、陶瓷、刺绣,玻璃、金属、首饰等)和设计类(如产品设计、服装设计、环境设计、数字产品设计、交互设计等),须为兼具艺术性、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立体实物或模型,可以是系列作品或组件。鼓励已转化的作品参展。
3. 参展组别:职业应用组(作品的实用和应用性更强)、职业创意组(作品的创新创意性更强)。
4. 投稿数量:每所高职院校投稿总数不超过5件,组别不限。每位作者限投稿1件(组)作品,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 名。以团队形式参赛的,每个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。
5. 推荐程序
(一)需提交材料:
(1)二维平面作品(如印染、织锦、刺绣等)提交实物作品多角度照片(不超过5幅)及作品设计图、效果图;三维立体作品(如首饰、陶艺、服装等各类工艺产品)提交实物或模型多角度照片(不超过5幅)及作品设计图、效果图、三视图或结构图;数字类作品提交源工程文件截图、设计图、效果图、三视图或结构图;
(2)所有投稿作品均需提交作品介绍,包括作品类型、应用场景、设计说明(设计理念、构思、材质、色彩、尺寸等)、特点及优势、用户群体;
(3)作品演示视频(MP4格式,可配解说,时长不超过3分钟,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)。
前2项材料须整合为一个PDF文件(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),并填写《“艺韵匠心”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创意作品展投稿汇总表(样表)》(附件2)、《学生创意作品展审查意见》(附件3)。
(二)材料要求
(1)材料提交截止时间:2025年8月25日。
(2)材料提交方式:电子材料需提交作品及作品介绍、作品演示视频、创意作品展投稿汇总表、学生创意作品展审查意见,二级院(部)将汇总后的材料发送至邮箱1205693567@qq.com,纸质材料需提交创意作品展投稿汇总表、学生创意作品展审查意见(一式一份)报送至教务处123室。
(3)联系人:高捷、郭春梅,联系电话:83858208。
六、展览办法
组委会对投稿作品从艺术性、创意性、实用性以及契合职业应用场景、展现职业创意亮点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后,于2025年10月举行优秀作品集中展览。入展名单、具体展览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。现场展示内容包括作品实物整体外观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示。组委会统一安排展位空间,并提供电源及基础照明。现场展示单件作品尺寸须控制在长100厘米、宽100厘米、高100厘米以内。(超尺寸作品须提前报组委会同意)
七、奖励办法
按组别设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八、其他要求
1. 已在其他省级及以上赛事展评中获奖的作品,不得参与本次活动投稿。
2. 主办单位依法享有对参展作品进行研究分析、摄影摄像记录、出版发行以及宣传推广等权利。
3. 投稿作品必须保证为原创成果。若经举报核实作品存在抄袭、模仿他人作品等侵权行为,将取消获奖资格并通报所在高校。因侵权行为所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,由作者及其所在高校承担。
4. 对于本活动方案中未详尽说明的事项,由主办单位负责解释与说明。
附件1 苏教办体艺函〔2025〕7号.pdf
附件2 “艺韵匠心”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创意作品展投稿汇总表(样表).xls
附件3 学生创意作品展审查意见.docx
教务处
2025年4月1日